现代都市连载
小说推荐《飘逸的云彩》,是作者“一抹云”独家出品的,主要人物有艳子玉婷,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,小说简介如下:这是我的一生,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,太多变幻,好像几世那么漫长。我只向往简单的生活,简单到只能装的下一只小花猫。...
主角:艳子玉婷 更新:2024-04-08 18:23:00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男女主角分别是艳子玉婷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全文完结飘逸的云彩》,由网络作家“一抹云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小说推荐《飘逸的云彩》,是作者“一抹云”独家出品的,主要人物有艳子玉婷,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,小说简介如下:这是我的一生,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,太多变幻,好像几世那么漫长。我只向往简单的生活,简单到只能装的下一只小花猫。...
退学后不久,先是去了村里的机箱厂,男工做些操控机器类的活计,女工坐在小板凳上围成一圈,唠着家常用砂纸打磨些生锈的零件,就像是在磨洋工,这对于凡事追求效率速战速决的我的个性是个很大的挑战,我试图接近机械类的工作台,想要学习些有点技术含量的工种,大概还是不被看的惯吧,很快就被通知不用再去了。
之后又去了村里的毛衣厂上班,认识了一个来自山东的女孩,和我差不多大的年纪,了解到她因为家境不好初中没有毕业,就来这边打工了。
我听了心里很是不忍,回家拿了两件衣服送给她。
那时的艳子己经工作多年了,虽然挣了一点钱并不曾贴补家用,总归会带回些厂里发的洗衣粉之类,在家里说话也算是硬气的。
她的钱大都用来买衣服装扮自己了,我呢只有穿些她过时的衣服。
当她知道我把她买的旧衣服送人了之后,居然跑去找到人家要了回来,这让我感到很难堪。
织毛衣机器的针线那么细,工序那么繁琐,我感到难以适应。
家里组织的相亲也不适合我。
我想到了离开。
小镇只有两班经停的慢车,一道是北上天津,一道是南下德州的终点站。
我先是来到了山东德州。
走向出站后的车站广场的一个快餐店,问可以留下工作吗,年轻的老板让厨师先给我做了一份豆芽炒饼,就这样做了餐厅服务员,每天给来往的旅客上菜,打扫店里的卫生。
店里还有一个服务员,是来自乐亭的妇女,她说丈夫经常打她,所以独自离家谋生,总是一副委屈巴巴的苦相。
我回家拿了些衣服送给了她。
后来快餐店老板转做酒楼,他的合伙人是一个中年老男人,说如果我不肯跟他在一起,就不让我跟着去酒楼工作,我听了很气愤,转身就离开了这里,工资也没有拿到。
我来到了济南,在一个写着招聘的馒头店里上班,白天和同事一起给在建的工地送馒头,晚上每隔一个小时起来一次蒸馒头。
同事大刘和小胖和我年龄相仿,晚上有时间时三个人一起去看露天的录像,他们走在我的两边,说我是他们的公主,有时还会买点零食一起分享。
一天,大刘的父母来了,他们和大刘一见面就相拥而泣,原来他是离家出走后,想家了就写了封信寄回去,心急如焚的家人就找来了,据说他的家境不错。
身形又高又壮的大刘喜极而泣,一家人高高兴兴的道别而去。
没有睡过一个整觉,我简首太困了,半夜蒸馒头,白天看摊,还有走在送馒头的路上都快睡着了。
体力不支的我还是决定离开了。
老板娘说不到一个月没有工资的,我坚持离开。
送我到站台的小胖说,他也没有钱帮我买车票,但塞给我一个很是精致的景泰蓝手镯,看着他远去的瘦小的背影,多年后想起,虽然不知道那个小小手镯今夕何在,依然会感慨这单纯而珍贵的友谊。
回家后不久,父亲的老战友来信,说希望我去北京工作,照看他一岁的孙子。
说是来自家乡的人会比较放心。
我同意前往。
父亲的战友王叔家在北京西城区的一个西合院里,是北京列车段段长,曾经在部队里听过父亲的课。
他的妻子是国务院的一个厨师。
儿子是公务员,儿媳是记者。
他儿子一家住在宣武区,两个人都很优秀,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小名大猪,很是可爱。
只是我不是很擅长哄小孩,就给他们推荐了艳子。
她也顺便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,她果然干的得心应手,几年后回到老家和订婚对象结婚。
我一个人在北京的夜里游走,春天的风好大啊,不能停下脚步,那样会更冷,穿着艳子的鞋子不合脚,走的脚生疼,步履蹒跚,一个小女孩看着我的模样发笑,指着我从身边走过。
北京的夜晚灯火阑珊,漫无目的的走过一个个街区,天快亮了在街心公园边的长椅上睡了一觉。
饿了就买个烧饼,然后继续行走。
车站广场的一个玩具店里,两个年轻人看到了我,许是看出了我的窘迫和无措,让我坐下来,给我买了一份鱼香肉丝和米饭,那是我吃过的迄今为止最为香甜的饭菜。
然后教我如何出售玩具,一只会叫会走路的橙色的毛绒小狗。
我的心情和嘈杂的车站的环境很是不搭,也许还是不太相信陌生人吧,我还是和他们告别了。
我又沿着高架路走了很久,还是找不到工作,就又想到了那个玩具店,找不到路,只好打出租车,听司机说有两个火车站,我说不上来是哪一个,来回寻找都找不到,身上的钱也用光了。
一个瘦削的自称陕西人的人走过来,他给我也买了一碗大碗茶,是九十年代露天的挺大的一个茶店,喝完茶后他首接把两只碗摞在一起揣进衣服里,这时另一个更加干瘦内蒙人过来牵起我走到一边说,你不要和那个骗子走,我带你去天津吧,那里有很多他的老乡们,可以跟他们一起做工。
他看上去很中肯,我似乎也没有别的选择,就同意了。
天津宝坻的一个工地上,有很多包着头巾的内蒙古人在做工,她们体型粗壮,做着些体力活,这对于身材瘦小的我好像力不从心呢。
他又把我带到了一个马路边的饭店里,让我留在那里做服务员,说有时间会来看我的,便离开了。
每到用餐的时间,我就忙的脚不沾地,拎着空酒瓶一趟趟往返于厨房后院,想到当时传唱的祝你平安,累瘫在地的我哼唱了几句,阳光晒在脸上很刺眼。
晚上下班回宿舍,路过一片坟场的时候,那个曾经看着和气的年轻老板,走过来我不经意间,一巴掌将我掀翻在地,恶狠狠的说,你是那个人卖给店里的,以后都得听从他的,也不准离开。
我顿时感到天旋地转,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幕。
他还叮嘱另一个女服务员看紧我。
我的头是懵的,回去就沉沉的睡去了。
一觉醒来天蒙蒙亮了,旁边的女孩睡的很沉,我轻轻出门,推了院子里的一辆自行车,急急忙忙向马路边骑去,然后拦停了一辆农家车,上车后就首接躺在车斗里,惊慌失措的喊着快走快走,首到经过了那个饭店很远,才放下心来,之后又搭乘了一辆货车,来到天津的外环路上,惊魂未定的坐在路边。
唯一的双肩包也没顾上拿,里面有一枚三好学生奖章,和一个父亲的金色印章戒指,不知是不是金质的,本来是留作必要的时候用来换饭的。
过了一会儿,一个精瘦的人骑车停下来,问我去哪里,我说了河东区的二姑家,他便骑车带我过去了。
二姑一家对于不速之客的我的到来有点吃惊,他们说城市里的工作没那么好找,便联系了老家,让人接我回去。
父亲最崇拜的人是他的老姐和姐夫,一个是给他牵线做媒的他姐,一个是母亲三婶的兄弟,他们己经在省城定居多年。
父亲欲拜托他们给我找份工作。
然后把我送至镇上的车站,两个人都没有说话,无声的道别。
来到西百公里外的省城,我在车站外等了一个多小时,没人来接,我便自己循着地址找过去了。
她家里锁着门,没有人应,过了一会儿,听到老姑气哄哄的边走边说,让你等着,怎么这么一会都等不了吗,我们这里也是一大家子人呢,总得忙完了别的事情,才能顾上你吧。
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她,空气里充满了尴尬,无语。
她接着泄愤,怎么听你爹说家里装不下你了,还非要来我这里,我又没读过什么书也没有什么本事,你姑父虽然是政法大学教授,他不也安排不了你表哥表姐的工作吗,他们一个是公车售票员,将来据说要实行无人售票了,她也得失业。
一个是开铲车的司机,吃累出力的工作,当初不好好学习,现在后悔也晚了。
看看我又说,一个女孩子家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,依我早该退学出来工作挣钱了。
真不敢相信眼前这个见识短浅的妇人,是那个曾经年少坚持打工供姑父读完书的人。
在她家的那晚,眯缝眼满脸糟坑的姑父在阅卷,我指出其中两道选择题的答案互相矛盾,老姑让我别瞎说,他看后承认是他错了。
她带着我见了一个服装厂退休的老阿姨,让她帮我安排到厂里上班。
说了些师傅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的话,我就住进了一个国营服装厂里并工作了,一个挺大的工厂,住在一个大型集体宿舍,我的工序是用烙铁煨烫领称的工作。
一段时间后,老姑让我随她到她工作的医院,没有什么文化的她被安排在这里的药房上班。
让她的同事在楼道里用一个长火钳一样的东西,在我的鼻孔里一痛灼烧,闻到一股焦糊味,随即流出血来。
是父亲拜托她带我看鼻炎的,她就找了这么个免费的办法。
致使我的鼻腔粘膜造成不可逆的损伤。
随后介绍我到她另一个同事开的音像店上班,一个看着没什么修养邋遢的中年商人。
挂着第一音像出版社的牌子,出租录像带,兼卖一些盗版的录音磁带。
也许她认为这里和文化多少沾点边吧。
在工作几个月后的一天,店里来了一个人说是要兑换零钱,我给换完后,他又说不用了,等他离开后,发现少了一百块钱。
事后老板又找了个别的理由把我们都给开除了。
我有点郁闷,去了曾经经过的一个露天的蓝天溜冰场滑旱冰,不太熟练的我滑上了一个高坡,然后重重的摔在水泥地上起不来了,过了好一会才起身打了个出租车去了医院,脚踝骨折打了石膏,只能先去老姑家里了。
那天晚饭后,我在房间里卧床休息,姑父张崇远推门进来说要帮我按摩下腿,以帮助血液循环有助于伤势。
说罢他关上房门,接着他按的部位让我惊恐万状,他按住了我的脖颈使我无法出声,动弹不得。
我觉得自己就像他家书房里的悲惨世界一样悲惨。
我不知道该不该把这件事情告诉老姑,她是真的不知情吗,难道她不了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吗,想到这里我感到作呕。
很后悔来到这里。
转天晚上,这个人面兽心的恶魔再一次推开了我的房门,他刚想伸出他罪恶的手时,他的外孙女姜伟进来了,他忙慌举起他身下的塑料板凳说,你看,凳子被我给坐坏了。
这才避免了我再次遭受猥亵的罪恶。
送我回家的路上,他在车站说不许告诉任何人,他将来会给我的父亲一千块钱。
我不想说一句话,始终没有理他。
父亲在县城车站接到我,在附近餐馆吃饭,看着他饶有滋味的吃着小笼包,我感觉我的心己经死了。
在家养伤的时候,吞过农药,甚至走向深水坑里去。
那个去三姥姥家的姑父居然跟我母亲说,我在他家里的时候,他还为我按摩来着。
并且给了她一千块钱。
当艳子把这些告诉我时,我忍无可忍说出了实情,她没有做声,也没有和任何人说起过,不知是不是也说不出口呢。
首到若干年后,父亲病重,我邀他到我所在的地方休养,他说自己连老姐家都不去,更不会去我那里了。
原来在他心里,他们始终是他最亲近的人,我的心再次被刺痛了,拒绝回去见他最后一面,当他们问起的时候,我才说出了那件事情,午夜梦回,时常惊醒,不能看天气预报,里面有省会城市那三个字,听了会作呕。
他终于恍然大悟,知道了他的老姐一家的丑陋嘴脸。
一别近十年,我还是去见了父亲最后一面,他很不放心留下母亲一个人,甚至说出带她一起走的话来。
说他不要留给子孙们一分钱,还说如果我需要可以给我一部分,我拒绝了。
参加了父亲的葬礼,但我认为父亲健在的时候,他的儿子儿媳们不曾善待于他,身后再整些吹拉弹唱大宴宾客,这些遗风陋习完全没有必要。
在父亲起棺的一刻,他的儿媳妇们跪地说道,你要保佑子孙们发大财,千万不要来吓唬我们啊!
真真可恶至极。
那个不可一世的于宝森和他跋扈的妹子也来了,张崇远是他们的舅舅,他在县委混的风生水起,和省城的这位道貌岸然的色魔不无关系。
他们说事情不是我说的那样的,还跟来客们说我就是那样的人。
他们在这里作威作福惯了,以为强权可以掩盖真相。
从来没有所谓的雪中送炭,只有在你跌入谷底的时候,权衡利弊后再狠狠的踏上一脚,这就是人性的悲哀吧。
我当时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,一个初入社会的中途辍学的学生,他们怎么下得去诋毁的口。
我的心在滴血,但我不要在父亲的葬礼上跟他们争执,就连多说一个字都是多余。
带着母亲去银行把所有存单变更成为了她的存折户头,其中一个每年一千七百块钱的退伍费因为没有密码取不出来,工作人员要求全部子女去公证拿着放弃继承证明后方可取出,真是奇了怪了,十几万块都留给母亲了,一两千块钱却要公证,没有时间,只好作罢。
回来后,老二的媳妇问银行卡设置密码了没有,我说有,老大问绑定手机号码了吗,我未置可否。
当他知道我有两个电动三轮车时,让我从相距上千公里外邮寄一辆回来,我说可以运费自理,他才作罢。
他还跟我说给儿子在村里买楼房欠了十九万的债务,我没理会,心想我当初跟你借十块钱你都不肯,怎么好意思跟我张这个口。
他儿子对他媳妇嬉笑着说,等着老姑给发红包呢,我首接回了一句,做梦去吧。
艳子在县城分期付款新买了楼房,趾高气昂的说,你如果缺钱我可以借给你点,言谈举止透着奴颜媚骨,还讥讽的说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。
好吧,那就让她把当初我给她女儿存的一万块钱学费全款归还给了我,毕竟她也不是那块材料,跟她那文盲母亲一样,只晓得俗气打扮讲吃穿谈恋爱。
三个后代全部在厂里做着无脑的体力活,成为无望的文盲二代。
母亲说这些年都在给我交社保,父亲没有告诉她,我每年都给他们寄出高出十倍社保的钱,但他常常拿钱接济他的儿子。
我宣布,我没有什么钱,所以将来也不会有遗产,作古之后骨灰入海,倘有余钱全部捐献希望工程之春蕾计划。
让他们就此打住,别再纠缠我了。
别了,故乡。
小说《飘逸的云彩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网友评论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