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对于这种情况没有什么好的应对办法,但是刘琦觉得,这个问题用一个铁条就可以解决。
这跟铁条,后世称作马蹄铁。
养一匹战马花费不小,组建骑兵更是艰难,如此巨大的战马消耗,刘琦决不允许。
其实只需要给马钉上马掌就可以解决了!
只要在马蹄钉上四个半环形的铁条,就无需考虑蹄甲磨损的问题,一旦马蹄铁损坏,扔掉换新的就是,不仅保护了马蹄,还使马蹄更坚实地抓牢地面,对骑乘和驾车都很有利。
在汉代的冶炼技术下,马蹄铁打造并不困难,刘琦找来个铁匠,很快就打好了一副蹄铁,给一匹马钉上了马掌。
整个过程,黄忠都看在眼里,很显然,他很心疼这匹马。
为了验证柳刚刚钉上的马蹄铁是否管用,是否不良影响,刘琦骑着马直接冲出了营门,在城外跑了几个来回,马蹄铁没有什么磨损,也没出现什么脱落的状态,同样,被钉上了马掌的马也没有出现什么不良反应,效果不错。
见到了马蹄铁的作用,黄忠也大为惊叹,多少年困扰骑兵的马蹄磨损问题,其实一根铁条就能解决,这谁又能想得到呢?
军中的铁匠也都掌握了制造马蹄铁的方法,日后训练骑兵,就不用担心经常训练骑兵会磨损马蹄的问题了,而且这东西制作简单,给全军马匹都安上也是小菜一碟!
通过马蹄铁,刘琦也开始对汉末对战马和后世的战马开始了比对。
有了马蹄铁,但是还缺两样东西:高桥马鞍和双边马蹬。
战国至秦汉时期用的马鞍,是一种用皮革缝制而成、内部有填充物的软垫马鞍。
这种马鞍,一旦马匹快速奔跑,容易前后滑动,人在马上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平衡,骑手必须夹紧双腿才能够保持平衡,时间长了很 容易感到疲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