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首页 > 其他类型 > 典妻归来,看我如何带飞娘家苏晴苏铭全局

第24章

发表时间: 2025-01-03

婆婆原本似乎想反驳,可看着那个装米粮的陶罐,就应下了。

刘氏只好偷偷回房继续带着大妞和大壮睡觉,可一顿不吃真是饿得慌。

苏晴也不让大家多等,清了清嗓子就开口道:“今个先跟大家宣布一件好事。”

“我们的茭白卖得很好,以后每天都能卖二十斤,还可以继续加,所以这个生意至少能稳定两个月。”

苏晴掏出今儿剩下的银子给苏家人看,“这是我们拿到的定金,一共十两银子,有五两被我买了梳子、镜子、盐,还有二哥的木工工具。”

苏家人相互交换眼神,满脸写着开心二字。

“以后大家都拿新梳子梳头,要注意勤洗头发和梳子,洗完脸,梳好头以后都在镜子上照照,好了才出门,听懂了吗?”

“听懂了。”大妞、圆圆和大壮大声回答,其他人你望望我,我望望你,不知道该不该回答。

“好,你们真棒,他们不会的就告诉他们好不好?”苏晴对着大妞几人说道。

“第二件事就是三强几个读书的事,爹你昨儿个问村长了吗?”

“问了,村长的大孙子在县城读书,平日里就住县城,小孙子是在王家村一个富户老爷设的小学堂家启蒙,一年的束脩就得花三两银子呢!”苏父心疼地说道。

苏晴继续问道:“到王家村去倒是不远,那王家村的小学堂收学生吗?”

“这话我没问,束脩不便宜。”苏父肉疼得说道:“要不别让三强几个读书了,这花销也太大了,二强还没娶妻呢,还得建个新房给他……”

没有义务教育,读书太难。

古代贫民一年到头就种地,靠天吃饭,卖卖米粮换点银子,要是碰上灾年就全完了,就是现代若遇上天灾,要想翻身也是难上加难。

所以这个世上能读书识字的人少之又少,没钱是最重要的。花销不仅是一年里的束脩,还得给先生准备年礼,小孩所需的书籍、笔墨纸砚都不便宜。

没见识是其次,就比如苏父,现在家里能赚到银子,也不会想着出钱送几个小孩读书。

还有就是没机会,这附近十里八村都是没有学堂的,要送孩子去镇上、县城里的学堂,谈何容易?

不过,苏晴算过了,茭白不出意外的话,应该能卖两个月,赚个100多两银子也不成问题,花销可能去掉几十两,修个普通一些的房子,再给二哥这个古代大龄剩男,出个十两银子的聘礼也应该够了。

既然要在苏家生活,苏晴自然是想着家里人的发展都好才行,她原本也打算送几个弟弟去读书,只是发生了打架一事后,这事变得更急迫了起来。

“爹,娶妻的事我不急,等过段时间再说,现在是要先送三弟他们读书。”苏二强连忙回道。他在县城学木工这段时间,也跟着师傅到过富户老爷家,就没有不送小孩读书的。

连师傅的儿子都没跟着做木工,而是在县城的学堂里读书,师娘说她儿子以后是要考秀才、举人,当官的料,可不是来做木工的。

要是有机会送弟弟们读书,他怎么会不乐意呢?

“二哥说得对,事分轻重缓急,我们等会吃些东西,就带上三强几个去王家村问问看。”苏晴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。

苏母想说什么,又闭紧了嘴巴,只是眼眶变得湿润起来。

谁不想送孩子去读书,可老大、老二没读,大丫也跟着家里受了那么多苦,二强到现在连娶妻都没有,现在却要先送老三读书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