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悦洗漱过来,董秋桂已经往豆浆里放好了白糖,她尝了一口,豆浆很浓郁,可比后世的豆浆好喝多了。
“妈,你吃完饭早点去上班,一会儿我去市场买个炉子回来。”
他们是昨天才搬过来的,根本就没有时间去买煤炉,也就没办法自个儿做饭。
今天一定要把炉子和煤球都买回来,这样的话董秋桂就可以自己生火做饭,喝水也比较方便。
这年头不管是买鞋子买暖瓶,买铁皮炉子洗脸盆儿,都需要工业券的。
好在文化馆是个比较人性化的单位,再加上董秋桂又是烈士遗孀,昨天上班馆长就给了她一张工业券,今天正好能用来买铁皮炉子。
吃过早饭董秋桂去上班,苏悦就拿着工业券去买铁皮炉子了。
小县城并不大,苏悦很快就到了农贸市场,买了只铁皮炉子提着回家。
这种铁皮炉子以前她只在电视里看过,没想到现在实物活生生的出现在眼前。
她之前虽然经营着怀旧小超市,但到底是没有铁皮炉子这种特别复古怀旧的东西,因为后世就没人用。
买完铁皮炉,还要买煤球,好在煤球倒是买起来很方便,大街上就能碰到送煤球的。
苏悦让人家先送两百块,送到文化馆。
中午董秋贵下班时,铁皮炉子买回来了,煤球也送到了。
苏悦在文化馆住了两天。
这两天晚上,她一有机会就出去试试超市的功能,结果真是彻底印证了超市是她随身携带的,但触发机制必须要是供销社或者是商店。
也就是说只有在供销社或者商店内,这种机制才会触发。
当然,现在苏悦验证出来只有晚上才能触发这个机制,但没准以后白天也能触发呢,暂时她不去想这些,因为毕竟要离开这里了。
这天上午,文化馆来了名同志,他是负责把苏悦带到东海市的警卫员。
“小苏同志,我是顾首长派来接你的。”
警卫员小刘立刻把证件都掏出来,生怕苏悦怀疑。
董秋桂也忙看了介绍信,这年头大家就只认介绍信。
“小苏同志,我已经订好明天下午的车票,明天就带你们过去。”
小刘办事很妥帖,当他找到村子里时,从刘秀兰口中得知,苏悦已经去了县城。他没有立刻去找苏悦,而是先去找了郭玉婷。
在跟郭玉婷交涉完毕之后,这才来到县城找到苏悦。
“也就是说明天我和郭玉婷一块给你去东海市?”
“是这样的,我也把郭玉婷带到了县城,昨天晚上她就在县招待所住。”
听到小刘的话,苏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,这个郭玉婷真是太鸡贼了,昨天就直接住到了县城,看来她也是怕被那些亲戚们抓到。
不过小刘嘴巴还挺严实的,没有暴露他们娘俩在县文化馆,这一点苏悦倒是很满意。
“那明天下午,我们在车站集合。”"